一、治疗原理:
上下肢主被动康复训练器,通过中央处理器和生物力学监测反馈系统对电机进行智能化控制。患者在上下肢主被动康复训练器上可以进行被动、助动、主动抗阻及等速训练。智能识别装置实现对患者训练状态实时监测和不同模式之间的流畅转换。充分实现最佳临床训练效果,促进患者运动功能恢复。根据不同患者的情况,在医疗综合评估下制定运动处方,通过运动提高机体最大耗氧量,改善体力提高最大心输出量,降低运动时的心率,促进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建立,降低安静和亚极量运动时的心肌耗氧量,延缓和改善病变的进程。
二、功能功效:
临床治疗效果:锻炼、恢复上下肢肌力;消除肌张力、减轻肌肉疼;改善关节活动度,防止关节僵硬;
克服运动缺乏导致的后果:例如血液循环问题,关节僵硬、肌肉挛缩、消化问题、排便问题,骨质疏松、下肢水肿等,预防褥疮和静脉血栓,促进大,小便畅通;
改善、提高行走能力:建立和维持行走所需要的基本功能(运动控制、肌力、耐力),减少僵硬,提高行走自信心;
代替人工,节省时间和成本。能明显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功能、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心血管疾病和慢病的后果:防止患者制动导致的心血管功能及肌肉骨骼功能降低,提高患者身体机能;减少早期死亡或心脏事件20 % — 25 % ,再住院率减少37%;患者血胆固醇水平明显改善,血压也降低,吸烟减少,压力减轻;心肌缺血事件减少,沉积在冠状动脉上的脂肪斑块发展缓慢,甚至逆转。
三、适用单位:
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康复科、神经内外科、骨科、老年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残联康复中心、民政福利院、养老院、呼吸康复中心、心肺康复中心、日间照料中心,亚健康管理中心等。
四、适用范围:
腰背痛的预防和治疗、老年人的保健和预防、神经康复、骨科康复、儿童康复、骨质疏松的预防等。
神经系统疾病:脑损伤、脑卒中(中风)、脑瘫、周围神经疾患、脊髓损伤、帕金森、多发性硬化等
骨和关节系统疾病:骨折术后、骨质疏松、韧带损伤、骨关节炎、关节置换术后
肌和肌腱系统疾病:痉挛、肌肉萎缩粘连、肌扭伤和撕裂术后、腱炎和腱鞘炎、肌腱断裂术后
内分泌和内脏疾病:2型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病、便秘、肾透析患者